青史尽成灰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,我还活着!,大明第一臣,青史尽成灰,龙腾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可是张希孟总不能指望着天下人先学好了孔孟,又装了一脑子理学,然后幡然悔悟,成了他的忠实弟子吧?
很显然,这就不现实。
没有法子,只能从朱熹的学规下手了。
张希孟虽然没有刨了朱熹的祖坟,但他决定把朱熹收编了,把理学也吞了……貌似更狠了!
张希孟摆弄着白鹿洞书院的学规,前面提到过一些了,在这里开宗明义,第一条就是:“父子有亲。君臣有义。夫妇有别。长幼有序。朋友有信。右五教之目。尧、舜使契为司徒,敬敷五教,即此是也。”
这几句话就是阐发纲常,并且把尧舜搬出来,说是我们学堂教导学生,正心修身,讲得就是父子,君臣大义,讲的是三纲五常。
张希孟看了半天,貌似没有什么问题,他要是讲学,也不能说教人家父子不和,君臣屠戮,夫妻打架,兄弟反目吧?
这差不多就是一句无可挑剔的废话,全看怎么理解了。
张希孟又沉吟了一会儿,他把夫妇有别拿了出来,随后在后面写了一句,有别无差。
男女不一样,这不是废话吗,谁不知道?
可夫妇有别,这一个别字,就等于承认男女不同,男主外,女主内,男人是一家之主,女人只是附属品。
而张希孟在后面加上了无差二字,立刻就变了一个意思,夫妻虽然不同,但是在法律地位上,却是相同的,女子也享有财产权……
张希孟看着自己的注释,竟然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。
原来这就是大儒的快乐啊!
其实这句话原本出自孟子,朱熹拿过来,充当白鹿洞书院学规,等于是借着圣人的嘴,说出自己的主张。
而张希孟重新注解,等于又把圣贤拉到了自己这边。
至于孟子说了什么,并不重要,我认为你说了什么,那才重要!
一句话,最终解释权,归我所有。
张希孟成功破题之后,顿时一发不可收拾。
“博学之。审问之。慎思之。明辨之。笃行之。”
这句话出自中庸,属于读书的过程……而张希孟在后面添了四个字:知行合一。
他当然知道这個笃行之可不是实践的意思,他也知道,主张知行合一的那位,也没有实践的意思,但是现在解释权在我手里,我想怎么解释,就怎么解释。
张希孟在短暂沉吟之后,就挥笔写道:“吴王开科取士,入仕举子,首先在各部历事,积累经验,学习本事,便是由学入问的过程,思之、辨之,而后将所得用在辅国治民的行动中,便是笃行之,便是知行合一。”
“正其义不谋其利。明其道不计其功。”
读书人口不言利,身不牟利。入朝为官,侍奉圣主。不兼并田亩,不逃避赋役,为万民之表率,国家之栋梁。表里如一,堂堂正正。
……
张希孟一路注释,把朱熹的一篇学规,改的是面目全非,朱老夫子的棺材板已经快要压不住了。
为了防止朱熹诈尸,张希孟在后面自己总结了一段……千百年来,种种主张,所在多有,华夏俊杰,才智之士,什么没有提出来过?
但是有太多东西,仅仅是提出来,留在书本上,挂在嘴边上,却从来没有身体力行。
盖因为学问和现实分开,不能将书本和实际连接……仆以为,一个人有报国之心,又是饱学之士,还赞同兼并土地……三者最多得其二。
由此可见,大多数的人,不愿意放弃兼并田亩,就只能在无君无父的贼臣,和狗屁不通的混蛋之间选一个了。
张希孟写完之后,十分满意,把毛笔放下。从棺材里爬起来一半,准备掀翻棺材盖儿的朱老夫子又默默躺下了,这人厉害,他怕不是对手啊!
正在张希孟沉浸喜悦之中的时候,突然,门户洞开!
砰的一声,吓得张希孟急忙站起,下一秒就有个满身尘土,还带着血腥的家伙,扑到了张希孟的怀里。
“大哥,我还活着!”
张希孟略微沉吟,也是伸出了手,抱住了朱英。
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啊!”
朱英泪水涌动,他随手从桌子上抓起一张带着字迹的纸,往脸上擦了一把,可怜兮兮道:“大哥,我真怕见不到你,老天保佑!”
张希孟看了看那张纸,又看了看朱英,他的脸黑了……我他娘的不想见到你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