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三章:兵不血刃,高阳国灭!
寻风追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一十三章:兵不血刃,高阳国灭!,求你们了,让朕当个昏君吧,寻风追雪,龙腾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李成炳做梦都没有想到,为什么大魏的军队,会出现在王都呢?
而在后面,他有听到了一系列的军报。
知道这支大魏军队。
连日来攻城拔寨,势如破竹。
如今高平城数十座城池,都已经陷落了。
虽说没有被大魏掌握在手中,但也没有了一战之力。
终于,李成炳认清楚了现实,那就是现在的王都,已经危在旦夕。
整个高阳国,都到了灭国的边缘。
慌乱下。
他连忙召集王都大臣,商讨对策。
但没想到的是,那些大臣比自己更加畏惧。
就连今日站在朝堂上的大臣,也比往日直接少了三分之一。
至于原因,李成炳自然能猜出来,那些平日里表忠心的人,已经被下破了胆,连朝都不敢上了...
不过,现在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,而是让大臣们,相处应对的办法。
只可惜一上午都过去了,什么办法都没拿出来。
整个大殿都在吵。
无奈、恐惧、震怒之下,他让所有人闭嘴。
可之后呢?
李成炳自己也没有办法。
“大王。”一位大臣走出来,当即道:“大王不要急,还是那句话,等太子的消息,太子手中,还有接近二十万大军呢。”
“现在大魏这支军队,只有五万人,且深入我国境之内,没有后方支持,只要太子的大军一到,此局必然可以迎刃而解!”
“是啊大王,我们不要着急,王都之中,还有充足的存粮,可以坚持一段时日。”
这时候,一些高阳大臣们都走了出来,纷纷开口道。
显然,正如宋鸿志预料的那样。
他们把所有的希望,全部都放在了李宰身上。
而听到这些话的李成柄,也点了点头。
对!
只要太子回来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
“报!”
但也就是在这时候,大殿外突然闯入一位氏族,噗通一下跪在地上,惊恐道:“大王,最新军报,谷仓城所有粮草被焚毁,太子所率领的大军全散了,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七万人,正在釜城休整,可因为没有粮草,大军无法前行,太子特传来军报,请求大王想办法,再筹集一些粮草...不然过不了多久,大军可能会出现哗变...”
嗡!
这句话一出。
大殿中所有人都懵了。
每个人都瞪大眼睛,浑身寒意四起。
而坐在王座上的高阳国王李成炳,更是浑身都在颤抖。
接近二十万大军,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七万。
尤其是,谷仓城的粮草也没有了...
此时此刻。
他面色发白,整个人都说不出话来。
须知,那些粮草,可是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,才筹集出来的啊,就这样全被烧掉了。
而现在,太子居然说,还要在筹集一些...
李成炳知道,这是不可能的。
因为现在的高阳国力,在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做到。
更为重要的是,如今王都之外,就是大魏的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啊...
李成炳瘫坐在王座上,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精气神。
太子手中的大军,是自己最后的希望,如今不仅人跑掉了一半,连粮草都没有了。
“完了,一切都完了。”李成炳喃喃自语,面色苍白无。
他现在很后悔。
为什么当初要听太子的话,与大魏开启战端啊?
为什么就不能老老实实做一个附属国呢?
现在好了。
五万大军就在城下,太子的大军又指望不上。
若再不想点别的办法,高阳国怕是就要在自己手上亡了。
此时此刻,他不由望向大殿中的大臣们,开口道:“诸位,可有办法,解我高阳之危啊?”
下方,众高阳国的大臣们,全都面露难色,纷纷都开始摇头。
太子手上的那些大军,已经倾尽了举国之力了。
如今国内空虚,根本就找不到援军。
还有什么办法呢?
最后,一位大臣犹豫了片刻,走了出来,当即道:“臣下觉得,大王,还是投降吧。不然,若等待大魏军队发起攻击,凭借王都的一万人,根本是守不住的,一但他们攻入城内...”
他没有说下去了,但每个人都知道会发生什么。
国灭人亡!
不仅是这些大臣。
就连整个高阳王室,都无法幸免。
可如果选择投降的话,或许还能苟全性命。
所以,在场的大臣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,因为已经没有办法了。
王都守不住,又没有援军,等待他们的只有两条路,死,或者投降...
李成炳听到这些话,也沉默了,因为早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果。
整个大殿,陷入了安静之中。
直到一个时辰后。
高阳国王李成炳妥协了,因为他不想死,所以站起身来,命人取出高阳国玺。
然后就这样,带着臣子全部走出了大殿,走出了王城。
高平城下。
大魏众副将看着面前的高阳国都,个个紧皱眉头。
从他们围城到现在,已经过去好几个时辰了,可里面依旧没有动静,所以有人忍不住了。
只是宋鸿志,却半眯着眼睛,仿佛一切,都胸有成竹。
就这样。
没过多久。
高平城门打开了。
高阳国王李成炳端着国玺,披着白色绸缎,就这样走了出来。
几十名同样披着白色绸缎,大臣也低着头跟在后面。
然后一步步走过了城门,走到了大魏军队近前。
大魏的众副将们,见到这一幕。
全部都露出了笑容。
宋鸿志则在此刻睁开眼睛,喃喃自语道:“高阳国,灭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