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章:莫高窟!
喜欢吃脆桃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四百三十章:莫高窟!,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!,喜欢吃脆桃子,龙腾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《我的爱》如火如荼的筹备着。
江浙台这边也是没有闲着。
原本准备了很多资金,想要跟众人抢一抢《我的爱》的影视版权。
最终还没有抢到。
面对张氏集团高达2000万的标价。
江浙台还是望而却步了。
他们连个700万的综艺都要犹豫一会呢。
版权2000万,要是完全拍出来得多少钱啊。
好在刘克只是稍微灰心丧气了一会,又马不停蹄的加入了跟其他电视台争抢播放平台的战斗中。
影视版权的失策,让刘克召集了电视剧组的开大会。
一定不要让这样的失利,再发生在播放版权的争夺上面。
同时还在搜寻联系,看看有没有其他的知名作家想要出售影视版权的。
大家都很忙碌。
所以这几天走在江浙台里面, 到处都是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。
而就在氛围中,刘柯的《大侦探》倒是进行的不紧不慢的。
不过也是推迟了几天的拍摄。
因为最近几期邀请的明星都请假了。
要去试镜《我的爱》。
这档搅弄起娱乐圈风云的大制作,让很多艺人都不能够淡定。
虽说不是所有的大制作都会火。
但是总归是火的几率大一些。
接连几个艺人的缺席让刘柯索性利用这个空档时间去招商赞助去了。
一共三个赞助的名额。
在刘柯的号召以及动用了徐文的面子下。
拿到了总计800万的赞助。
在投入了700的资金下,只有800万的赞助,这个金额其实是亏了的。
因为还要跟江浙台平分。
这样一来徐文的公司就只能拿到400万。
跟胡晓晴分完又只剩下270左右。
张敏对于这样一笔看似失败的投资很不满意。
找到了徐文。
“你为什么要这样跟江浙台签合同啊?这样对我们来说很不利啊,一下子亏这么多钱。”
“不要急, 有些事情,就是厚积薄发的。”
徐文倒是不在意。
因为《大侦探》这档节目, 本来就是看后期效果的。
第一季的亏空,等到第二季的时候。
要翻上10倍拿回来。
张敏没有徐文这样未卜先知的眼光。
只能把这一次归结于一次失败的投资。
但是徐文都这么做了,她也只能如此。
于是她不止一次的跑到刘柯的摄影棚。
时时刻刻对刘柯叮嘱。
一定要把节目拍好!
要是效果不好,下半辈子,刘柯就把自己卖身到徐文的公司来还债!
吓得刘柯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。
再见到徐文的时候都有些不好意思。
好朋友投资,结果让他亏了这么多钱。
徐文倒是笑呵呵鼓励着刘柯继续拍,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行。
两个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,就这样在无声的默契中套路了刘柯一波。
而江浙台再看到《大侦探》的这个赞助金额的时候。
就在心中对于这档节目宣判了死刑。
制作人不看好,品牌商不看好。
完全就是导演和投资人的独角戏。
这样看来这个节目完全没搞头嘛。
好在辛苦江浙台没有投入金额,不仅如此还拿了400万的赞助费。
刘克虽然有些庆幸自己当初幸好要的是分成而不是版权。
但同时他在心中嘀咕着。
“你说徐文会不会在里面搞什么鬼?”
“能搞什么鬼啊,他们不是都亏了400万吗?”
坐在对面的于光光十分悠闲的剥着橘子。
刘克看着手中的财务报表,还是忍不住摇了摇头。
“可是我总觉得徐文不是一个吃亏的人。”
“可是他已经吃亏了啊,徐文又不是神哪里可能不犯错的,再说了, 徐文吃点亏不是挺好的吗?”
于光光笑了笑。
刘克一愣。
“怎么说?”
“您想啊,徐文要是吃亏的次数多了, 那是不是回来的可能性就大了?他要是越飞越高, 那离我们江浙台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。”
于光光对刘克输出着自己的歪理论。
听得刘克一愣一愣的。
“是....这样吗?”
“那当然啦!距离远近决定关系好坏,网上上面精通人性的女讲师都是这样说的。”
于光光十分自然的认为。
说着又往嘴巴里塞进一瓣橘子。
丝毫没有认为这样见不得朋友好的想法不怎么道德。
于光光都不这么认为。
刘克自然也不好戳穿他。
只能在心中存疑,把重心转移到对于《我的爱》这部电视剧的争夺大战之中去。
而在这个过程中。
《河西走廊》的第七集也是在预订的时间内预期开播。
前几集都是锁定在一个和《河西走廊》相关的历史人物身上。
让这阵子到处都是掀起了一股研究历史的风潮。
b里b里上面科普历史的up多了。
相关的投稿也是成倍往上增加。
而写历史小说的网络作家也是多了许多。
许多人都靠着《河西走廊》的内容来给自己增加灵感。
这一集的河西走廊把视角从隋朝往后推移来到了盛唐时期。
那个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个朝代。
也是艺术、经济、军事都达到鼎盛的一个朝代。
在这个过程中,河西走廊也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。
而开启这一篇章的故事,就从伸出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开始。
莫高窟里面的那些壁画,从发现开始就让人叹为观止。
按照当时的习俗,做这些画的工匠不能够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上面。
所以我们无从得知,留下这些宝贵作品的匠人到底叫什么名字。
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些画作中感受到那个朝代的艺术氛围。
弹指间,沧海桑田。
一转身,已是千年。
千年前,有一个叫乐樽的和尚,途径鸣沙山时。
看见山上金光流转。
于是便认定这是一个佛教圣地,决定不再前行。
留在这里为佛造像。
于是这里便有了第一个石窟。
因为穿越丝绸之路的三条道路都是以敦煌为起点。
过往的胡商都把敦煌看的十分的重要。
再知道这里要造像的时候,纷纷捐钱一起建造佛像。
祈求能够在这条道路上得到保佑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