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七十四章 换了一种思路,北伐北伐,张禹,龙腾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从231年秋天到233年冬,诸葛亮利用两年的时间,在汉中修建水利、开荒种田、修复栈道、习兵练武、充实装备。让汉中的军队人强马壮,装备精良,粮草充足,士气高涨。

又该是出击的时候了。

诸葛亮开始考虑下一步的战术了。

诸葛亮把北伐以来的各场战役进行了反思,梳理了一下经验和教训。

成功的经验:

阳溪之战和卤城之战,成功的经验是发挥了蜀军山地野外作战的长处,以已之长击敌之短。

收复阴平和武都,成功的经验是用绝对的优势兵力,堵住了敌人的增援,吃掉了孤立之敌。

失败的教训是:

一出祁山时全面开花,贪多贪大,没有一个巩固的落脚点,结果是敌人增援一到,腹背受敌,应接不暇。

陈仓之战,攻城拔寨,不是蜀军的长处。以己之短击敌之长,结果自然不会太好。

长途奔袭,希望速战速决,后勤补给跟不上。出现胶着僵局就拖不起,只好草草收兵。

带出的兵过多,造成后方空虚,有后顾之忧。一有风吹草动,只能是急于回援,功亏一篑。

没有发挥联盟的作用,和吴国的攻魏计划不能有机的统一协调。

张郃的两次增援,都是从东吴前线赶来的。如果两国同时进攻,魏国受到牵制,不能分兵增援,结果一定会很好。

利用成功的经验,消除失败的因素,战役胜算的比例就会大大的增加。

诸葛亮开始变更新的战术:

一,要争取在敌人的地盘上占有巩固的一席之地,屯田驻守,免除长途奔袭,后勤补给,攻城拔寨的短板;

二,以持久战对付魏国的“蘑菇”战。

三,合理调整后防兵力,不留后顾之忧。

四,同吴国统一出兵,协同作战,加大战役胜算的比例。

新的战术有了,诸葛亮开始一条一条地落实。

他展开地图,仔细地寻找着在关中地区适合蜀军的落脚点。

终于,他用红笔在地图上划出了一个圆圈,在圆圈的中间有三个字:五丈原。

五丈原(现在的岐山五丈原镇)在褒斜道北出口,南靠秦岭,西为深沟谷壑,东临南北走向的武功河,北靠东西走向的渭水河。

渭水北岸就是从西安到陇右地区的关陇大道。

从五丈原向东二百多里到西安;向西一百多里到陈仓;距东北方向四十多里地的渭河北岸,就是魏国关中地区司令部的驻地眉县城。

五丈原是一处形势险要的高地,方圆二十多里地,魏国在这里没有驻军,不用攻城拔寨。

进,可以切断魏国通往陇右的必经之路;退,可以直接退入褒斜道回汉中。

此地完全符合诸葛亮新战术的各项条件。

诸葛亮决定要在五丈原与魏军主力公开决战,迫使魏军退守西安。

如果司马懿还是拖着不战,诸葛亮就借机巩固一块地盘,挡住魏国主力西进之路。

就像是鱼剌卡在喉咙里——让敌人咽不下也吐不出。

在五丈原站稳了脚,也可以说有了走出汉中的又一个基地,为今后的北伐打开了一扇大门。

如果再在祁山附近埋伏下一支伏兵,一有机会,就可以突然出兵,拿下孤立无援的陇右地区。

为了实现这个战术,诸葛亮开始了全面布置。

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

首先,诸葛亮命令邓芝用“流马”开始往褒斜道中部的赤崖军需站屯集粮草。

这些“流马”也充分显示了小巧玲珑的特点,在山间的小路上,大展神威。

吴懿的第二军团已经回了成都,又把高翔的第三军团一分为二,留一万五千人固守汉中。

这样,诸葛亮没有后顾之忧,可以放开手脚和敌人作战,就是被敌人缠住了,打持久战,也不怕后方空虚,被敌人抄后路。

接下来,诸葛亮又派费祎前去吴国,与孙权沟通联合行动,对魏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进攻。

吴国皇帝孙权也正有此意,双方一拍即和,决定于第二年五月,两国同时出兵,大战魏国。

诸葛亮反反复复的把应该做的工作都想了一遍,觉得准备的差不多了,提笔向刘禅打报告:“请准于明年上半年和吴国联合行动,出兵褒斜道。”

刘禅接到诸葛亮准备出征的报告,知道诸葛亮这回是要玩一回大的啦!

这样一来,时间上可能要长一些,他十分担心诸葛亮的身体。

为此,他又让蒋琓跑了一趟汉中,希望诸葛亮在开战前能回成都休息休息,和家人团聚团聚,过一个安安稳稳的春节。

为了说服诸葛亮回成都,刘禅写了一封亲笔信,还特意让诸葛亮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准备了几张自己的字画,给诸葛亮捎去,想以舔犊之情来说服,诸葛亮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海贼:工资到位,四皇踢废

BB10

海贼开始的奇妙冒险

牧子七

长生不死的我只练禁术

长空细雨

龙族:重生归来我路明非屠神证道

外面全是扶摇

长生从锦衣卫开始

半章水墨

返回高三

硬笔肖生